非自杀性自伤行为(NSSI)指无自杀意图的损伤身体组织行为股票配资网站大全,如切割、抓伤等,在青少年中最为常见,发病年龄通常在12 ~15 岁。该行为常与抑郁、焦虑等精神障碍共病,也是未来自杀的重要风险因素。
孩子出现自伤行为后,多数父母会感到困惑、无助、愤怒、自责等,部分父母会责备孩子或选择等待,未及时就医。而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求助行为,责备或忽视会让孩子更封闭。那么,父母该如何沟通?
1. 保持镇定,从容开场:看到孩子身上的伤痕,家长难免慌乱,但在与子女沟通时,家长应努力保持镇定,避免表现出过度的紧张。与子女沟通前,家长应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所觉察,确保状态较为平静放松。
2. 表达共情,拉近距离:在家长发出邀请后,一些孩子会开始叙述自伤的原因和过程,家长应着重倾听孩子自伤行为的动机和感受,并对孩子的感受进行共情。只有当家长能够真正理解孩子,才能和孩子一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。
3. 鼓励求助,获取支持:孩子的自伤行为反映了内心的痛苦,通常是心理问题的症状,家长应鼓励其求专业帮助,且 要给予孩子选择权。可说明医院与心理咨询机构的区别,给出建议后让孩子选,如问“先找心理老师还是去医院”。
此外,在陪伴孩子时,家长也需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,并记住寻求专业帮助,这也是对全家人的保护;同时,要认识到这种改变需要时间,即使孩子反复自伤,也要多给他一些耐心和信任。
【重要提醒: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、诊疗之依据,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】
【来源:杨雪】
【编辑:92 】股票配资网站大全
发布于:湖南省融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